
⑴CAD產品設計:根據客戶的來圖、來樣等需求,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開發;
⑵快速試制:利用先進的快速原型方法進行快速試制;
⑶制作壓型:高品質模具的制作是生產高品質精密鑄造產品的保證;
⑷制作蠟模:將液態的蠟料以一定的壓力注入模具,冷卻后得到熔(蠟)模;
⑸組合模具:將模具組合在交口棒上,形成模組;
⑹制殼:將模組浸入涂料桶種涂料,然后在表面撒上耐火材料,反復數次,硬化干燥后形成型殼。
⑺脫蠟:熔模鑄造的核心工藝,利用蒸氣或熱水快速、完全、徹底的脫除型殼中的蠟;
⑻焙燒型殼;通常需要將型殼焙燒至1000℃,燒盡型殼中的雜質,使型殼內部的壓力低于外部,便于液態金屬的澆注;
⑼澆注:將金屬溶液澆入焙燒并保持高溫的型殼;
⑽清沙落件:澆注后冷卻、去掉型殼、切除澆冒口和工藝筋、清除逐漸表面毛刺,得到金屬鑄件,但是他仍然只是毛坯;
⑾熱處理:通過退火、正火調質等多種熱處理方法,改善鑄件的內在組織,提高力學性能;
⑿精整:包括利用專門的校正模具校正、拋丸、噴沙,使鑄件的表面滿足技術要求;
⒀后處理:包括油漆和鍍鋅的表面處理。
同其它鑄造方法和零件成型方法相比,熔模鑄造有以下特點:
⑴逐漸尺寸精確、表面光滑。精密鑄件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高是精密鑄造顯著的特點。目前,精密鑄件尺寸精度可達CT4-6級,表面性粗糙度最小可達Ra0.4-3.2μm,可大大減少鑄件的切削加工余量,實現無余量鑄造。
⑵可以鑄造形狀十分復雜的鑄件。精密鑄造能夠住處形狀十分復雜,并且難以用其他方法加工的鑄件,入夜論、空心葉片等,給零件設計者很大的自由度,能鑄造壁厚為0.5mm,最小孔徑1mm以上鑄件產品,能生產輪廓尺寸為幾毫米、大到上千毫米、重量輕至1g的鑄件、最重接近1000Kg的鑄件。還可以將原來有許多零件組合、焊接的部件進行優化整鑄,并減輕零件重量。
⑶合金材質不受限制。各種合金材料,如鑄造碳鋼、不銹鋼、合金鋼、鑄鐵、有色合金以及鑄造高溫合金、鎂合金、鈦合金等都可以用精密鑄造的方法生產,對于難以焊接、鍛造和切削加工的合金材料,更是特別適合用精密鑄造的方法生產。
⑷可以降低成本。精密鑄造能過最大限度提高毛坯與零件之間的相似程度,產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較理想,因而可以減少機加工余量甚至無加工,節省加工工時和刀具消耗。一般來說,用精鑄替代鍛件、焊接件,可是零件中量減少15%以上,機械加工工時減少30%以上,零件制造綜合成本下降15%以上。
⑸生產靈活性高、適應性強。精密鑄造的工裝模具可以采用多種材料和工藝制造,如低點金屬壓型、輕質鋁合金壓型、耐用鋼壓型等,使精密鑄造即適宜大批量生產,有適用小批量生產直至單件個性化生產。隨著近年來快速原型等新技術的應用,精密鑄造的開發和制造周期越來越短,目前最快的零件制造周期可以控制在一周以內。
但是,同其他金屬成形工藝相比,精密鑄造在工藝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例如:鑄件的尺寸不能太大,精密鑄造最適宜鑄造幾克到十幾公分的零件,還難以完全做到尺寸和重量幾乎不受限制;工藝過程比較復雜,工序多,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比較多,生產中對材料和工藝要求比較嚴格;鑄件冷卻速度慢,結晶組織粗大,機械性能不夠理想。
需要指出的事,任何一種工藝方法,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,才能發揮其優越性,精密鑄造工藝也是如此。對于客戶而言,滿足產品質量和使用性能上的要求最重要。此外,相關的經濟分析如材料和能源的消耗、生產成本、價格、使用壽命和可靠性分析等因素也不能夠忽視。精密鑄造在一般金屬成型工藝中,有其鮮明的個性特征,但是如果產品選擇得當,零件設計合理,在減少切削加工、裝配和節約金屬材料等方面能夠體現精密鑄造的優勢。特別是對于那些形狀復雜的、精密的、高熔點合金而又難以加工的成型的產品而言,精鑄工藝在技術上和經濟性上,有著其他工藝無與倫比的魅力。